《玩具屋》是一部短篇小说,原文不到3000字。台湾作家王文兴先生用了足足九堂课讲解这部短篇小说。《<玩具屋>九讲》则是完整的课堂笔记。

为什么一部不到3000字的小说,用九堂课的时间才讲解完毕呢?这与王文兴先生践行的慢读法密不可分。王文兴先生读书,每天不超过2小时,每小时不超过1000字。先生读书追求的是:

一字不漏,字字求解。
好的小说恐已到了数学的域囿,像数学一样,字字有用——连标点都有用。

要字字求解,便不能一目十行地浏览,而是要用读诗的方式咀嚼。读诗,需要,一个字一个字地读,理解字面意思,揣摩言外之意。读诗,还需要,调用感官和想象力,把纸上文字转化为彩色的画面、立体的空间、动态的情境,置身其中,体会文字用意。

以《玩具屋》的一小段描写为例:

Lil, for instance, who was a stout, plain child, with big freckles, came to school in a dress made from a green art-serge table cloth of the Burnells’ with red plush sleeves from the Logans’ curtains.
先说丽儿——高大、不标致、满脸大雀斑的女孩——上学所穿的外衣,就是用伯内尔家的绿色斜条纹桌布,以及罗根家红丝绒窗帘做的袖子,并凑而成的。

Lil的母亲是洗衣妇,父亲尚在监狱。在这篇小说中,社会地位低下Lil屡遭他人的排斥和嘲笑。摘出的这一片段是对Lil的人物描写。

    • stout, plain, big freckles

作者用了3个词描写Lil的外貌:高大、不标致、满脸大雀斑。高大,说明Lil身材壮实,暗示Lil可能从事较多体力劳动。不标志和满脸大雀斑,都说明Lil容貌平平,缺乏日常护理和妆容打扮,这也暗示了Lil较低的社会地位。

  • dress
    Lil的着装描写则更为生动。Lil是个穿“百家布”的姑娘,裙子是由Burnell家的桌布和Logan家的窗帘制成的。这里可以看到Lil家境贫寒,买不起衣裳,只能捡别人家淘汰的布料做成衣衫。


  • 前面是,这里需要动用想象力在脑海里一个Lil的形象。尤其是出Lil的穿着,能读出更多言外之意。想象一个其貌不样,满脸雀斑,高高壮壮的女孩,穿着用桌布和窗帘制成的裙子站在面前。

    • 配色

绿色裙面配红色袖子,红配绿,不协调

  • 材质
    桌布厚而不透气,丝绒窗帘厚且笨重老气,姑娘穿着这身裙子,一定不舒服

总之,Lil这一身衣服,不伦不类,粗糙劣质,也难怪遭人嘲笑看不起。更何况,把别人家弃置的布料,做成衣服,穿在身上,难免不会感到低人一等。

短短一句话,作者已然生动描绘出一个工人阶级家小孩的形象。如果不慢读,怎么可能读出这么多的信息来?需要补充一点的是,为了描述方便,将分开叙述。真正阅读时,是同时进行的,推敲字词有所得,脑中构建的形象更生动具体;在脑中构建形象,也会帮助人捕捉到文字的言外之意。

之外,也要能评价文字,哪里写得好,哪里写的不好,有自己的观点。 比如,讲到文中的一段描写,王文兴先生直接评价说:

整体来看,写作上没什么过人之处,只是平淡的描述。

王文兴老师示范了,要有欣赏的眼光,也要有批评的魄力!

可以说《<玩具屋>九讲》全书,便是跟随王文兴先生共赴、和独立评价的阅读之旅,非开卷而不能领略小说与慢读法的奥妙。

最后,关于阅读与写作,王文兴先生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。

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作者,就要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读者。

不阅读经典,不在阅读时推敲语言的运用,自己写作时,又怎么能懂得遣词造句呢?阅读和写作,本就是一体两面的事呵!

附:
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有制作王文兴先生的纪录片,该片获得48届金马奖最佳剪辑和最佳纪录片提名,度盘能搜到资源:他们在岛屿写作:寻找背海的人
王文兴先生的访谈,关于慢读和慢写:快读等于未读 台湾作家王文兴不慌不忙的50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