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年开始在通勤的地铁里用微信读书,每天也就20、30分钟,一年下来,竟也能看不少书。微信读书的划线评论,挺有意思,像开了弹幕,批注、指正、共情、吵架,热热闹闹的,丰富着阅读的角度。浅写一下去年印象较深的书……

《讲给大家的中国史》:只看了1-2,从远古到周。杨照这套书脱胎于他为期5年的中国通史课,课已讲过两轮,书计划出13册。这是一套穿针引线的小书,像一位「教材上有的都不讲」的倔老头儿,绝不按编年顺序排列史实。如果史料是一块块砖石,杨照的洞察与思考通常在砖石的缝隙之间,呈现一种不断追问,运用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探索历史的动态过程。

《福格行为模型》:说起来真是无甚新意的行为主义、小步渐进。它不解决深层次的内部动机问题,但一旦你想要改变些什么,它为你准备了一个事无巨细的工具箱,每一个步骤都拆解得无比细致可操作。对于一个惯于严苛的人来说,这本书最大的启发是,再微小的举动,行动了都有意义,再微小的进步,都值得庆祝。这大概也应了《繁花》里那句「经常庆功,就能成功」。

王笛:想了解成都的城市史,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成都,王笛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人。王笛的写作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从宏观定量的社会科学研究《跨出封闭的世界》,到留美后转为微观城市史研究的《街头文化》、《茶馆》、《袍哥》,近些年开始尝试面向大众写作,出版多本学术散文专栏合集如《消失的古城》、《显微镜下的成都》、《那间街角的茶铺》以及个人学思阅读传记《历史的微声》。

个人感觉王笛最关键的依然是《街头文化》这几本大部头学术书,穷尽了城市档案、旧照片、报纸、文献资料,勾勒晚清民国成都这座西南城市世俗生活的面貌。在读到王笛之前,完全不知道过去的成都人如何生活,而微观史学的方法竟可以构建出如此生动而丰富的生活图景。这种历史的想象、构建想象的方法、关注市民社会普通人生活的视角,都很吸引我。王笛的脚注是我见过最详尽的,像一位常年在故纸堆中艰辛翻找出吉光片羽的人,不自知流露出的珍惜。

今年在线下活动见了王笛两次,操一口成都普通话,言语平实,他说起年轻时的梦想是做一位画家,《历史的微声》、《那间街角的茶铺》配图均由他手绘。35岁,放弃前程大好的川大副教授不做,去美国留学读博重新开始,无数次讲到英语学习的困难、学业的困难。总的来说,感觉是很质朴也很有韧性的一位学者。去年林林总总、似懂非懂看着他的书,今年也会继续阅读。

《老派少女购物路线》:几次因书名错过的书…作者生养在台湾大家庭,外婆、母亲都是极懂得生活艺术、对烹饪极为考究的女性。母亲去世后,作者一点一滴写下与家人去市场采购、在厨房烹饪,大家庭共赴宴席、祭祀的种种回忆。食物抵达的永远是人。作者自诩老派,其实还不到40岁,笔力带着民国的典雅,初读时感到有些过于工整与克制,想必是写得极慢,在心里打磨过千百回。

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:去年大热的非虚构,让人思考工作的意义,活着的意义。在微信读书的评论区,看到一堆质疑和讨论。或许大家批判的前提是,认为作者胡焉安是失败者,换了十几份工作,当着不体面的快递员,穷,不断换城市…我想,胡焉安可能只是一个不愿意过分让渡个体的自由与尊严的人,选择过上这样的生活,并尽量诚恳地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。

-剧-

这两年电影看得贼少😂 不过今年看了几部国产剧和综艺,还不错,浅列一下。

  • 《莲花楼》:踩中时代情绪的反套路古典武侠。少年天才李莲花,从天下人渴慕的最高处跌落,收起锋芒,种地养花,替人看病,养活着自己和一条狗,又用尽最后一点生命,自渡渡人。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这个剧,很难不反观自身……
  • 《爱情而已》:运动竞技题材的都市小品。很喜欢这个「而已」的态度,很轻盈,爱情嘛,有很好,没有也没关系。当然,咱就是说,年下小狗的魅力谁能抵挡得了>,<
  • 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:拍出了成都的市井味道,而不是符号化的堆砌,属实难得。几位主演的表演也可圈可点,特别是任素汐~
  • 《初入职场的我们·法医季》:很推荐这部综艺!第一次看见法医真实的工作以及他们「为生者权、为死者言」的坚守。 对这世界多少有些失望,但还是有人在为更好的世界做着艰辛的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