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乃大道 读书笔记

中文好,好中文,饮中文之水长大,却不识好中文的样子。她隐匿白云深处,远远望见轮廓,却不曾转身,一睹真容。余光中先生,以笔为刀,中西游走,剖析中文之妙,痛陈坏中文之西而不化。

玲珑望秋月

玉阶生白露,夜久浸罗袜。却下水精帘,玲珑望秋月。

月光爬过窗,蜷在地面,四四方方的一小块银白。伊人手托腮,凝望窗外。倘若李白写一首英文的《玉阶怨》,起笔当以何种人称何种时态?第一人称现在时,离读者最近;第三人称过去时,离读者最远。如何取舍?中文用字简洁,文法灵活,解读颇具弹性。若译为英文,任取哪一种人称时态组合,都舍弃了另一种可能性,冲淡了中文朦胧而丰富的层次。

虽用字句法弹性灵活,中文并非处处含蓄,模棱两可。省去英文繁复的冠词名词连词,没有复杂的时态语态变形,主语竟也可以不宣,中文简洁而声韵铿锵。试看余光中多次推荐的《史记》名句:

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中石,没镞,视之,石也,因复更射之,终不能复入石矣。

短句复短句,仿佛听见弓开努,箭出鞘,穿风而过的脆响。英译虽极力精简,a、the、he、when、that 等词挥之不去,文气自降。

文字的义肢

以英文为鉴,中文之美历历可见,中文之弊也一目了然。西而不化的英文,给中文安上义肢。五彩多姿的动词名词,沾上了义肢,死板如砖。

  • 兄弟两个争论了一夜,最后还是哥哥作出让步。

  • 旅伴之间总难免会有些摩擦的发生

  • 这本小说的可读颇高。

「作出…」、「…的发生」、「性度力」,删去并不影响句意,甚而增强文气。比如,可读性、知名度、自控力,「可读」、「知名」、「自控」,意味消解,而全数统摄在「性度力」之下。从此,千词一面,了无生趣。姑娘憎恶撞衫,写作者规避文字义肢。

中文短句原本简洁有力,一朝沾上义肢,体态臃肿,行动不便,稍挪几步已气喘吁吁。

  • 作为(as)一个丈夫的他是失败的,但是作为一个市长的他却很成功。

  • 关于(with regard to)王教授的为人,我们已经讨论过了。

  • **在一定的程度上 (to a certain level)**,我愿意支持你的流行歌曲净化运动。

舶来的英文,强行套用至中文,读来硬邦邦的。想来还是中文根基浅,英文入眼,无法自然化用,只能照搬直译。这样的句子,不难修改。挥刀砍除冗余词,以短小精悍的动宾结构,破解臃肿西化的名词结构。比如,上例第一句,砍掉「作为」,调正词组结构,改为「他做丈夫虽然失败,做市长却很成功」,便精干不少。

拼图迷宫

文字的义肢,较易辨识。列出清单逐一核对,便可尽数砍去。跌跌撞撞的中文,虽侥幸躲过义肢一劫,仍可能掉进迷宫。文字的拼图尚需拆开、替换、重组,才有好中文的滋味。

一大迷宫是「的的不休」。英文可前置或后置多个形容词,如「an old, mad, blind, despised, and dying king –」。英文更因从句多变,而自如伸展长句。坏中文如照搬英文,长串形容词前置,以「的」连接,便头重脚轻。或而,宾语由 N 个形容词加名词构成,尾大不掉。坏例子,如「我见到一个长得像你兄弟说话也有点像他的陌生男人」。不妨学文言,采后饰,改为「我见到一个陌生男子,长得像你兄弟,说话也有点像他」。

「被动语态」是另一座迷宫。中文不常用被动语态,但受英文影响,也「被被不停」。拿到一个被字句,有时还真不知道如何化被动为主动。保留动词置换主宾语之外,还有更灵活的拼图方法。比如,「那名间谍被指示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等候他」。余光中先生删去「被」字,将「指示」改为「奉命」,简洁又贴切~

英文流畅,而翻译不佳,大多因为中文差。翻译大道,暗藏好中文秘诀。且看钱锺书的一小段译文:

拜伦致其情妇书曰:「此间百凡如故,我仍留而君已去耳。行行生别离,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」。^1

融通中西而化出的中文,多美!

^1: 英文原文为:Everything is the same, but you are not here, and I still am. In sepe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.

CHANGELOG

160818 初稿……依然写得艰难TAT 文集性质的读书笔记还挺难写的。想出 3 个性感标题后,稍微有了点思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