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追时间的人》 一点感想 (木读完,不打算通读><)

幼时学过一阵子钢琴。小孩心性,不能恒,转手三位钢琴老师,起色未见,最后弃之。那时弹琴,好似操弄一台翻译机,纸上音符转译到指头琴键,一字不落即可。两年前,偶遇恩师,重拾钢琴。老师教我提腕,指尖稍微忍一忍再落键,袅袅回旋的音色荡开来。我忍不住说,「哇!这音色太美了」,老师要我牢牢记住这样的音色,这样的感觉。抬起小臂,盯准琴键「砸」下去,你听,音色铿锵雄壮。手指轻轻摸上琴键,如月光拂过水面,你听,音色轻柔却不绵软。

慢慢地,我这个愚拙的学生,似乎也开了点窍。五线谱总是一小节一小节,有板有眼铺开。音符之间,却自有一股子气将其串起。急急徐徐,高高低低,还待弹奏者跳出琴谱,演绎音乐的气韵。难怪钢琴家会因为某一个音符如何弹奏,而争得面红耳赤;也难怪世上的名曲,有那么多气质风格各异的版本。

这超然琴谱之外的「音色」和「感觉」,好似各个学科里的高阶信息,不经点拨,不为人知。信息汪洋,浩浩荡荡,以开放之姿流淌。信息分布,却并不均等。优质信息——那把通往未来的钥匙,或难公开获取,或难落于文字,或难把脉解读。如何才能摸到钥匙的影子?开智社群和这本《追时间的人》,给出解决方案:跟随走在时间前头的人。没人能坐上时光机,一窥未来,但聪明的头脑,离未来更近。他们手握大量优质信息,在现在与未来之间,画出一方小窗,解锁未来那模糊而透着光亮的图景。他们不是被动的信息载体,他们穿梭时空,创造智慧与美。因为创造,他们成为未来的一部分。

这本各领域大牛的微信群聊记录,干货满满。如果又将其当作信息捕猎者的囊中物,反而有违「跟紧人而非信息」的初衷。更值得思量的问题或许是,十年后,自己是否也有能力站在时间前头,结识一群优秀的人?十年后,自己能创造些什么?

如果十年是一篇文章,念的书,做的项目,折腾的事情,都好似一张张卡片。开启一张卡片,或许偶然,卡片的意义,也辨不分明。尽心尽力书写每张卡片,当卡片积累足够多足够深,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卡片,也能拼接成一篇独特而美丽的文章吧。在心流中书写,一张卡片,触发另一张卡片,也许不知不觉也走了很远。更何况,卡片的拼接方式不止一种,于是乎可能的美文也不止一篇,人生有更多与外界对接的可能:)

去年,恩师因病过世了。虽然只随她学琴 5 个月,收获却甚过 5 年。良师难觅,有幸遇到了,好好珍惜呐~

CHANGELOG

160904 第一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