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有所不为的反叛者》读后
从小对历史兴趣不大,不论是教科书里的官样文章,又或是帝王将相深宫闺怨的演义故事,都难以走进心里。在工作里碰到,更是萌生许多疑惑。当我们信誓旦旦说“传承”,传承的究竟是什么?当满足于把一段历史变成好听的故事,给知识裹上一层有趣的糖浆,再上一轮情绪价值,我们是否消解了原本的严肃、复杂、未尽的探索?
罗新老师这本《有所不为的反叛者》,真可以说是扑面而来的清新,原来历史可以这样打开,也确实需要这样打开。历史,不再因已经发生就被封印成定论,而是流动着、充满空隙。历史学家的工作,不仅在于收集、挖掘真实的“史料”,更在于建构。从无数个真实的史料碎片、相互矛盾的讲述与阐释、不可避免的时间的断点中,选择、推理,最后编织成一张叙事之网,意义之网。一张又一张网,也随着真实的累积,思考的深入,不断推翻、揭开,重新编织、建构。而这一切,都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美德 —— 批判、怀疑与想象力。
起源之前总有其他起源,后果之后总有更多后果。任何写下来的历史都仅仅是“真实历史”的一部分,远非全部。史家必须选择:他要决定什么是重要的,并基于这个判断来确定故事的起点与终点。当面对“只能如此”、“从来如此”的教条论断时,历史让我们提出抗辩,因为历史教给我们的是,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可能、多种行动、多种方式、多个道路、多种结局。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抗辩和异议的工具,抗辩和异议,提供了改变现实的可能。
罗新认为历史学家的使命并不是传承文化、保存文化,而是【反叛】。这听上去很有些大胆。在他看来,历史充满矛盾和疑点。史书里的一句话,背后是无数可能性、无数具体的人、无数微小的行动汇聚。历史学家背负着责任,去质疑、推敲所有的“理所应当”。书里好几处提到了民族主义的问题。激进的纳粹主义,为什么能掀起如此疯狂的浪潮?17、18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制造的日耳曼民族史观,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如果历史学家不反叛、不质疑(也适用于每个个体),最终会被自己一手建构出来的情绪、观念所反噬。
罗新的思考落脚点往往很小,深探下去往往触及到复杂的权利博弈、文化的血腥交融。考证北魏崔浩的国史之狱,牵扯出北方拓跋政权向华夏国家转型,文明融合、伦理体系重建的过程;通过一块喃字门匾,对比越南语与汉字在语法、读音的不同,继而延伸到东亚历史上汉语向外扩张对周边地区语言的影响;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“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”,引发的是对人种分类学的历史,对肤色被赋予的文化价值的探讨。这样的小文有很多,篇幅不长,却能将探索推理的过程全然展示出来。语言平静、克制,隔着纸页能嗅到那种思索的趣味和深切的热情。
“遗忘”,是罗新反复强调的另一个关键词,这同样让人感到意外。个体的记忆不可避免会随着时间自然消失,而权力的博弈,则会让记忆被刻意挑选。所以,那些被刻意抹去的,遗忘的,改写的“空白”,也是史料,更值得研究。
罗新的另一本书《漫长的余生》,或许就是对抗遗忘的一次尝试。书中主角王钟儿是一名北魏宫女。她留存于世的记载,仅有一方墓志。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里,她是无名之辈,一名普通女性。生在南朝刘宋的官僚家庭,30岁时,被劫掠到北方,流落平城宫,做了宫女。86岁去世,在北魏宫廷度过漫长的一生。
王钟儿服侍孝文帝的贵人高照容多年,参与抚养两位北魏皇帝,无意中卷入北魏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,亲历北魏宫廷的血腥政变。可是,无论时代如何惊涛骇浪,作为宫女王钟儿置身其中,恐怕也是当局者迷。而罗新的叙事,则沿着王钟儿的线索,将那个时代无数人的命运徐徐展开,帝王、皇后、权臣、和王钟儿同期没入宫廷的宫女,勾勒出一幅群像。以这幅群像为背景,我们又更靠近了王钟儿一点。她曾经在夫家过着平静的生活,每年秋天,都会尝尝夫家盛产的板栗。2年之后,她被俘虏没入宫廷,家人离散,不知生死。而当五十七岁的她目睹贴身服侍十余年,有深厚情谊的主人惨死在政治阴谋之下,她又怀着怎样难以言说的情绪。在这些着墨不多,很克制的笔触下,能感受到一双关切地望向王钟儿的眼睛。我想,这本书从文学的角度,书写并不圆融,这样勇敢的尝试和关怀,却很动人。
罗新似乎拥有一份自觉,去贴近边缘的历史和历史里的边缘人。关注历史上被遮蔽的女性,研究传统意义上被当做外敌的匈奴、突厥。中文史料不多,他就从头开始学习古突厥语、土耳其语,每个暑假踏遍西北、新疆、蒙古,寻访草原上的遗迹。有时候觉得,他身上有一种难得的质朴,践行着自己的“反叛”与“边缘”。这样的人,或许10年前所见还有一些,如今(或许依然有,但还愿意发声的)却少了许多。
因为罗新的书,又重新唤起了一些价值与行动。总感觉活在了一个越来越困难的时代,如何选择,如何活着,有许多的疑问和游移,却不知解法在哪里。「2023年会不会变得更好?」,罗新其实在1995年的一篇文章《梦见昌平园落雪》已经回答过:
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,但是真正决定未来的,是我们的现实,是我们当前的立场、意志和选择,以及我们的行动。
为此,作为历史学的从业者,我们应该珍视、保护并培育这三大美德:批判、怀疑和想象力。
读到这段坚定的话,甚至会觉得有些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,联想到罗新仍在践行的历史研究、写作、公共发声,心里很是佩服。
还有可为,且徐且行。